發表時間: 2021-12-20 08:32:48
作者: 精鑫科技數控刀具(深圳)有限公司
瀏覽:
一、加工順序應按什么原則進行安排?
加工順序的安排應根據零件的結構和毛坯狀況,以及定位夾緊的需要來考慮,重點是工件的剛性不被破壞。順序一般應按下列原則進行:
①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響下道工序的定位與夾緊,中間穿插有通用機床加工工序的也要綜合考慮。
②先進行內形內腔加工序,后進行外形加工工序。
③以相同定位、夾緊方式或同一把刀加工的工序最好連接進行。
④在同一次安裝中進行的多道工序,應先安排對工件剛性破壞小的工序。
二、加工工序劃分方法?
①刀具集中分序法:按所用刀具劃分工序,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完零件上所有可以完成的部位。在用第二把刀、第三把完成它們可以完成的其他部位。
②以加工部位分序法:對于加工內容很多的零件,可按其結構特點將加工部分分成幾個部分,如內形、外形、曲面或平面等。
③以粗、精加工分序法:對于易發生加工變形的零件,由于粗加工后可能發生的變形而需要進行校形,故一般來說凡要進行粗、精加工的都要將工序分開。
三、工件裝夾方式的確定應注意那幾方面?
①所有的裝夾都是橫長豎短。
②虎鉗裝夾:裝夾高度不應低于10個毫米,在加工工件時必須指明裝夾高度與加工高度。加工高度應高出虎鉗平面5毫米左右,目的是保證牢固性,同時不傷及虎鉗。此種裝夾屬一般性的裝夾,裝夾高度還與工件大小有關,工件越大,則裝夾高度相應增大。
③夾板裝夾:夾板用碼仔碼在工作臺上,工件用螺絲鎖在夾板上,此種裝夾適用于裝夾高度不夠及加工力較大的工件,一般中大型工件,效果比較好。
④碼鐵裝夾:在工件較大、裝夾高度不夠,又不準在底部鎖縲絲時,則用碼鐵裝夾。此種裝夾需二次裝夾,先碼好四角,加工好其它部分,然后再碼四邊,加工四角。二次裝夾時,不要讓工件松動,先碼再松。也可以先碼兩邊,加工另兩邊。
⑤ 刀具的裝夾:直徑10mm以上,裝夾長度不低于30mm;直徑10mm以下,裝夾長度不低于20mm。刀具的裝夾要牢固,嚴防撞刀與直接插入工件。
四、如何確定對刀點比較合理?
對刀點可以設在被加工零件的上,但注意對刀點必須是基準位或已精加工過的部位,在第一道工序對刀時注意要在與定位基準有相對固定尺寸關系的地方設立一個相對對刀位置,這樣可以根據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找回原對刀點。這個相對對對刀位置通常設在機床工作臺或夾具上。
其選擇原則如下:
①找正容易。
②編程方便。
③對刀誤差小。
④加工時檢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