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1-10-11 15:24:23
作者: 精鑫科技數控刀具(深圳)有限公司
瀏覽:
春去秋來,今又重陽
秋高氣爽,天高云淡
王維登高望遠,思親望鄉
李清照黃昏把酒,聞盈袖暗香
李白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鄉愁”與“重陽”,自古以來在無數的詩詞中交織,漂泊的游子、戍邊的將士、羈旅的詩人,身在異鄉,身為異客,唯一不變的是對家鄉的思念。
九月九 · 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游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也叫“重九”,《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賦予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三國時,曹丕寫道:“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重九之日,寒意微微,萬里清霜。卻有親人的濃濃關懷,像一縷陽光,驅散蕭瑟,給我們送來滿滿的溫暖。
重陽是詩人的盛宴
他們與我們相隔著歷史長流
抒發著相同的思念
詩意或反復跳躍、含蓄深沉
登高之后,我們同望故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陰·重九》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采桑子·九日》 【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九日》 【唐】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九九重陽今又至,
祝愿親人,幸福長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