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1-09-16 14:30:48
作者: 精鑫科技數控刀具(深圳)有限公司
瀏覽:
秋冬時節寒冷干燥,我們的身體也變得“脆弱”起來,稍不留神就會感冒、咳嗽,肺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在這個季節也容易復發。
因此,秋季要適當“進補”。
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
不僅有助緩解失眠等,對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蓮子還可以通過補腎增強免疫力,達到潤肺的效果。
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其補腎效果強于山藥,祛濕效果優于紅小豆,鎮靜效果強過蓮子,可以說是一種被埋沒的補益佳品。
宋代文豪蘇東坡的養生之道中,有一條就是吃芡實。
中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等功效。
栗子可生食、炒食、加水煮食等在眾多的食用方法中,生吃栗子,且緩慢阻嚼、徐徐咽下時的補腎效果最佳。
這是因為生栗子中酶和維生素c等的含量最高,且細嚼慢咽時消化更充分,更利于人體吸收,對體虛乏力或腎虛導致的腿腳無力等癥狀效果良好。
《本草綱記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適合脾虛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痕等人。
值得注意的是,花生紅衣(即花生皮)補氣止血的作用更強,因此,需要補血的人可挑選紅衣更多的小粒花生,而煮粥、打花生漿則可以挑選大粒的花生。
此外,醋泡花生仁、用生花生殼煮水喝,還有一定的降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