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4-08-15 10:06:55
作者: 精鑫科技數控刀具(深圳)有限公司
瀏覽:
立秋以后,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
秋的意思是暑去涼來,秋天開始。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立秋后,日常養生也應從“養心”逐漸變為“養肺”
立秋的起居應該早睡早起,既順應陽氣的收斂,又能舒展肺氣。
滋陰潤肺
秋季飲食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初秋時分,氣溫仍偏高,應繼續注意避陽降溫,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時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1、多吃蘿卜
民間有“秋后蘿卜賽人參”的說法。蘿卜不僅營養豐富,且有較高食療價值,行氣、消食、止咳、化痰、生津、除燥、解毒、利尿。新鮮榨取的鮮蘿卜汁對口腔潰瘍、扁桃體炎、熱性哮喘、高血壓等疾病均有療效。
2、常備百合
《本草綱目》記載百合具有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百合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營養元素,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秋季可常食百合粥和百合湯。
3、適當食鴨
鴨為水禽,性寒涼。營養學家認為,當年的新鴨養到秋季后,肉質鮮美且營養豐富,可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營養元素,適合秋季進補養生。廣東地區喜歡煲湯,秋季常常用的有老鴨冬瓜湯、老鴨蟲草湯、豬蹄燉老鴨等。
通過食物或藥物補養肺陰,可防止機體在肺陰虛的基礎上再受燥邪影響,產生疾病。
4、多吃辛辣多潤肺
立秋之后不比夏季,蕭瑟秋風吹出些許寒意,此時更是溫軟腸胃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貪吃各種油膩辛辣的食品。飲食上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雪梨、甘蔗、酸奶等。當然,為了益胃生津,再煮些藥粥更好,例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5、少吃西瓜多吃梨
立秋之后,西瓜就別吃了,因為西瓜過于寒涼,立秋后食用,容易誘發腹瀉。飲食方面重點應放在滋陰潤燥上,多吃清脆爽口的果蔬,例如梨、藕、葡萄、荸薺等。
秋季養生注意事項
現在的天氣雖然有了些涼意,但還有些"暑氣"沒散,暑熱中人的毛孔是張開的,皮膚的紋理比較疏松,容易受外界的邪氣侵襲,出現頭痛、惡寒、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陰暑"癥狀。
立秋后,晝夜溫差逐漸加大,脾胃容易在這種冷熱刺激中發生不適。中醫養生理念認為,初秋晚上睡覺時不要通宵吹空調和電扇,腹部和膝蓋最好加蓋薄被或者毛毯。
運動調養
進入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