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4-07-13 16:10:42
作者: 精鑫科技數控刀具(深圳)有限公司
瀏覽:
冬病夏治“三伏貼”| 攻略來啦!
01 什么是三伏呢?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同時人體內的陽氣也隨之上升,此時氣血充盈、經絡通暢、腧穴敏感,是人體扶陽理氣、激發正氣的最佳時機。
02什么是三伏貼呢? “三伏貼”即是根據此理論,在三伏天這個特殊的時段,將特制的中藥貼敷于特定穴位,發揮藥物的溫陽作用,從而達到溫經散寒、散濕除濕、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功效。是一種中醫傳統的外治療法,可以有效地緩解冬天的病根,減少冬季疾病的發作。
03三伏貼治什么呢? 三伏貼適用于陽氣不足、肺氣虛弱、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幾類:
呼吸系統疾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體虛感冒等。
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脹、胃酸、胃痛等,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等。
骨關節疾病:頸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病變等。
婦產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產后頭痛、坐月傷風等。
小兒疾病:小兒反復感冒、咳嗽、多汗、夜尿多、慢性腹瀉等氣虛、陽虛癥等。
調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陽虛體質,氣虛體質,亞健康等。
這些疾病須由中醫生通過辨證論治,診斷出確實屬于中醫“陽虛體質”的“寒”性特征,才能運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療。
03三伏貼需要注意什么呢? ★貼藥約3-4小時后或自覺皮膚燒灼感自行取下。
★貼藥當天貼敷當日不宜游泳,洗澡等;注意皮膚清潔,禁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
★貼藥后出現皮膚紅暈屬正常現象;起泡者,小者可令自行吸收,大者,請醫生采用無菌針具刺破,保護創面,禁忌抓撓,避免感染。
慎用人群
★糖尿病、支氣管炎擴張、極度過敏體質、孕婦、哺乳婦女及既往貼敷過敏者。
★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加重期間;貼敷時如有發熱、嚴重感冒、咳嗽,請延遲就診時間,待病情好轉,再治療
★2歲以下嬰幼兒。
2024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5日至7月24日
中伏:7月25日至8月3日
中伏加強:8月4日-8月13日
末伏:8月14日至8月23日
溫馨提醒: “三伏貼”無需都擠在“三伏”第一天,只要每次貼伏間隔10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