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1-11-08 08:15:13
作者: 精鑫科技數控刀具(深圳)有限公司
瀏覽:
2021年11月7日
立冬 辛丑年 十月初三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 ——白居易《早冬》 立冬,冬三月之始,太陽黃經225度。《孝經緯》曰:“斗指乾,為立冬,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的“冬”字同“終”,有萬物收獲、儲藏之意,意指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此時,草木凋零、動物蟄伏,萬物都趨于休止,開始養精蓄銳,為春季的勃發做儲備。 古人將二十四節氣中的每個節氣都等分為三個階段,每五日為一候。每個節氣的“三候”都是根據當時的氣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現象起名,以此簡潔明了地表明當時的天氣等特點。 《逸周書·時訓》中說:“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 立冬三候 雉,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三候時,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習俗 吃餃子 “交子之時”,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補冬 立冬后,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認為此時進行食補,可補充元氣抵御冬天的嚴寒。飲食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另外多喝水,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飲烈酒。南方立冬大都以肉類為補,如羊肉、牛肉、海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