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控銑削加工中,切削寬度ae與切削深度ap在實際加工一般以經驗為主,那么是如何確定硬質合金立銑刀(鎢鋼銑刀)切削用量的?切削寬度ae:
銑削情況1
當銑削的寬度>刀具直徑時

?采用立銑刀開粗時,切削寬度ae一般取刀具直徑的75%;
?采用立銑刀精加工時,切削寬度ae一般取刀具直徑的50%;
銑削情況2
當銑削的寬度<刀具直徑時

開粗或精加工時,切削寬度ae取刀具直徑的100%;
注:當選擇的刀具直徑大于銑削的寬度時,采用一刀過,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對于精加工來說,有利于形成更好的表面光潔度,沒有接刀痕跡。
切削深度ap
切削深度ap用量的原則:
粗加工時,采用較大的切削深度,以提高加工效率率為主,同時兼顧加工成本;半精加工與精加工時,采用較小的切削深度,以保證加工精度與表面粗糙度為主;
切削深度ap:
在機床、工件、刀具剛性允許的情況下,ap就等于加工余量,這是提高生產率的一個有效措施。
切削速度Vc:
提高Vc也是提高生產率的一個措施,但Vc與刀具耐用度的關系比較密切。隨著Vc的增大,刀具耐用度急劇下降,故Vc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刀具耐用。另外,切削速度與加工材料也有很大關系, 例如用立銑刀銑削合金剛30CrNiMoVA時,Vc可采用8m/min左右;而用同樣的立銑刀銑削鋁合金時,Vc可選200m/min以上。
主軸轉速n:
一般根據切削速度v來選定
影響加工效率的參數 :
軸向切深ap、進給速度F、切削速度Vc存在著特定的關系,是提升生產效率的重要參數,只要提升其中一個就可以。
影響刀具壽命的參數:
一般來說上述的三大要素對刀具壽命按影響的大小來分大致是切削速度Vc、進給速度F、軸向切深ap。所以說為了維持刀具壽命,在選擇具體的切削用量的時候,首先需要確保ap盡量的大,而后確定較大的F,藉此得出適宜的切削速度。
切削用量確定的原則
一般在確定具體的切削速度時,需要遵循如下原則,粗銑則ap、f大,因此Vc就低;精銑則ap、f都比較的小,因此Vc較高。此外工件的材料強度以及硬度足夠高的話,適宜選擇Vc較低。如果材料切削性足夠好,其速度自然就高。 對于表層較硬的鑄鍛件或者不銹鋼時,應當盡量確保軸向切深ap超過硬皮厚度,避免刀尖過早磨損。
硬質合金立銑刀開粗切削用量參考:
銑削的切削速度Vc
加工材質
硬度HB
切削速度Vc
銑削的切削速度Vc
加工材質
硬度HB
切削速度Vc

注:刀具磨損太快,可以適當降低切削速度Vc。
銑削的每齒進給量fz
硬度HB
每齒進給量

注:硬度越低,每齒進給量越大;硬度越高,每齒進給量越小;例如硬度為300HB時,我們可以選擇每齒進給量fz為0.15左右,硬度為400HB時,每齒進給量為0.1左右,然后再觀察機床的實際進給速度是否合理,進行適當調節。
以上推薦參數僅限于低速機(主軸轉速低于1萬轉的),高速機一般采用高轉速,小切深,快進給的切削用量原則,根據經驗或借助軟件對刀具切削參數進行分析,得到最優的切削參數。